跟我想像中的內容差蠻多的,沒有符合想討論的觀點。在閱讀此書時,我有一些預設立場、一些想要探究的事物,而那些與孤獨有關──但蔣勳討論的比較是現代社會現象中所含有的孤獨,並非我想探究的「孤獨的本質」。

  第一次讀蔣勳說理性的文字,以前就只讀過其短篇小說〈因為孤獨的緣故〉。開頭很好進入文章,因為淺顯易懂又旁徵博引;到後來不清楚是我分了心、不在心上,還是當他談到「暴力」、「倫理」等等一些掙扎困縛的點我既沒有體會,也還沒去關注的緣故,我無法進入,不能激盪我思考,只能做快速地瀏覽。另外,我比較不喜歡他直接拿自己的作品去探討孤獨,總覺得「那不就是自成一家的說法嗎?」說服的力道不是很夠,也覺得自己作品想怎麼講就怎麼講,重點是作者讀的出來嗎?作者給出太過明確的答案,那小說的想像空間跟覆載力是不就少了許許多多呢?

  整體而言,我是失望的,但不代表蔣勳的文字不好,當中還是有精闢入理的觀察在。我失望著沒有找到內心渴望的梳理,只能繼續渴望著;失望著自己的經歷還這麼稀少,稀少到與大家共鳴部分竟然微乎其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sahara0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