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在閱讀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之前,我正陷入有川浩《圖書館戰爭》系列當中,連續三天讀完四本書,很過癮,也一個不小心就讓劇情迎向結局。嘉義天氣冷到十度,卻在忘我的情緒中度過了。隨之閱讀的即是朱少驎的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,兩者落差有點大,便激起因比較產生的不同觀感與整合。

 

 一開始不好進入,光是描寫場景也有描寫場景的寓意。在代序的部分,馬森介紹到英國小說家Antony Burgess把小說區分為藝術的與通俗的小說,前者寫人,後者著重情節,而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企圖寫的是人,圓形的人。咀嚼之後我覺得這樣的區分很有道理,而且此區別說不定也會反應在閱讀的速度上面:《圖書館》的確一直勾起我對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?」的強烈好奇,而過程中,即使不一字一句逐細看也能懂它表達了什麼,因此速度便能調整快或慢,寫風掌握了,剩下就好似出外郊遊那樣輕鬆自在,驚奇又過癮。《圖書館》作者之言有提到,她是將三本的架構擴充至四本,隨著劇情時間推移,故事中的主要角色「笠原郁」越顯成熟,處理事情乾淨俐落,不像第一集時跌跌撞撞、充滿挫折。但是對我來說,反而覺得第一集那種每件事的飄忽不穩定、每個角色感情都還未定下來的時候,最有可看性;到了第四集,覺得每位角色都已經「扁形」化。(這樣類似的感想在《在一起,真好》也出現過。)

 

  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一開始出現馬蒂的自白與觀察就有些深,尚不覺得突兀,這主要角色只是心思細膩了些;一直到海安、馬蒂與吉兒第一次為「自由」爭辯時,我整個覺得不合常理。馬蒂困惑,海安自我主義,吉兒務實,但是怎麼可能生活周邊盡是一些講話文謅謅的人?「不合常理」容易將我拉出小說的情境,成為旁觀者,所以要做的便是調整閱讀方向:這不免讓我去思考作者寫這本書的用意是什麼?是有想傳達什麼事情嗎?還是因為想寫而寫的?再繼續讀下去,產生了另一個疑惑:雖然說小說不免含有作者的思想觀,但若此書著重討論「自由」這主題,不該是各式各樣的意見與生活方式並列雜出嗎?為什麼隱約覺得不管是哪個人物的對話,都有某種方向的話題性呢?

 

  進入「自由思想的爭辯」,就只能作「吸收」這個動作。這也是我佩服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的最主要地方。很多的場景描寫、情境轉述,都有亮眼的地方,但更多的是讓我直接抄下怦然心動的句子。文字很美,真的很美,扣人心弦。我認為這部分便是將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拉高至文學層次的關鍵,思想的深度與廣度,蓋過情節上較簡單樸素之處、人物角色的塑造等等,光是看對話,就有種心靈深處被洗滌的感覺,不論是好是壞,都是一番經歷、一種嘗試。

 

 不過我覺得思想性的成長小說有點困難的部分是,它的高潮也會是思想面的高潮,但思想這東西很主觀,不是那麼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。我認為,此書的高潮是在馬蒂找到關於自由答案的那一刻(頁357-359)。在馬達加斯加跟隨耶穌後的一種領悟,馬達加斯加的場景一直聯想到《曠野的聲音》整本內容,有點太相似了,甚至《曠野的聲音》講得更完整、更細緻。但我同意最後馬蒂所領悟到的事實:若要追尋自由,就不該用人的角度去觀看,拉高一個層次,才能真正自由。

 

  當然啦,這只是在第一次閱讀後非常粗淺的結論,我同意很多人的感想:不再三反覆讀這本書,不要說你懂了。

 

  所有人物中,最喜歡吉兒。總覺得她的快言快語是此書中較痛快的地方,切中要害,抨擊一下虛無與被限制住的苦悶。最討厭的是海安,這就是個人情感的投射,生活中最厭惡的就屬無情的人了。

 

  不知為何看到最後藤條寄給素園的信(頁389-390),竟落淚了。吉兒的行為,是讓思想能在生活中落下根,我認為那才看得到希望,不是素園的苦苦現實、也不是海安與馬蒂一味的理想與追尋。但是能像藤條這樣滿足地說出「有你們這一群朋友,我的這一生很富有了。」,這又是另外一層的眼界──能夠無時刻對現況感到滿足的人,很了不起。

 

  藤條的那封信戳中淚腺,或許還有別的因素,大概是這陣子生活上遭遇的痛處吧。

 

  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很像YL會喜歡的書──描寫現代人的思想、現代人生活的灰色地帶。兩天把它閱讀完,很開心自己嘗試了一整本文學性的書,並且把心得表達出來。覺得很有收穫,卻又是那麼懵懵懂懂;但是越豐富的地方,越要花時間住足停留,才會成長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sahara0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